环球快播:《能源超限战》连载98:美利坚黑金生死恋(五)
(思进注:因俄乌冲突,虽然快一年了,能源问题依然几乎每天刷屏,各类分析更是众说纷纭,注意到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好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恰好在近10年前由我策划,和庞忠甲先生合著的《能源超限战》(2016年06月01日出版)分析了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结论点出:“人与动物的差别不在于对工具的利用,更在于对能源的利用。一直以来,能源危机之说虚虚实实。石油和矿物燃料告罄有日,而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却使得当代能源危机成为一个伪命题”……现在看来毫不过时,那就从07月06日开始,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美国“页岩革命”成功,能源独立百年无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接上)无论从能源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保护要求出发,能源大业的前途在于开发可以替代传统矿物燃料的可再生清洁新能源。美国的创新战略已明确提出要发起一场清洁能源革命。从小布什政府开始,就未雨绸缪,把对未来战略产业的设想纳入国家宏观规划,并把目光锁定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兴战略产业上。
金融危机的爆发提升了美国政府对战略产业的关注力度。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生效的“美国经济复苏与再投资法案”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ARRA) 中,总计7870亿美元的投资中,有1000亿美元投入创新,涵盖建立国家智能能源网和医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扩大宽带接入、奠定国家高速铁路系统基础等,其中40%将用于清洁能源领域。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这是开发新能源的终极要素。
例如现有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一般很难超过20%,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正在研发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可利用整个太阳的频谱辐射,包括低能量的红外线和高能量的紫外线,能将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的水平。美国太阳人公司与太平洋煤电公司计划在2016年前将大型太阳能电池阵送上太空,将接收到的电能转化为微波,发送至地球后再转变为电能使用。美国能源部还与有关厂商不断推出诸如“太阳能利用设计大赛”、“半导体照明技术竞赛”之类的活动,通过鼓励青少年展开科技竞赛来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对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则是另外一个重点。美国结合了在大规模基因组技术领域的优势与作物育种领域的丰富经验,发展先进的生物能源植物技术;包括工程化的非粮食作物生产生物燃料、微生物从生物质中再造生产先进生物燃料,如“甲醇”、“绿色”汽油、柴油和喷气燃料等。而开发的方法是在非边际土地上来种植非粮生物燃料作物, 以免影响粮食生产。
十多年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刚刚起步,而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2年,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再创辉煌:截至2012年底,风能发电新装机容量逾6500兆瓦(MW),超过了天然气发电,是煤炭发电增幅的两倍多;同时太阳能发电新装机也接近2000兆瓦,超过了2011年的总量。
但是,一件戏剧性的大事发生了。当今美国能源科技革新在实用性和数量级上的突破性成就,远非呼声最高的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而是一场属于“旧能源、新方法”范畴的“页岩革命”;影响所及,整个美国能源战略以至全球能源大格局为之情势丕变。
2. “石油美元”与美元霸权
二战后期,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美元登上了世界货币霸主宝座。1973年3月,美国经济无力承担美元黄金本位义务,改行浮动汇率制,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失去黄金支持的美元迅速贬值,国际货币领域进入了一个“无体系的体系”时代。如果没有大宗商品交易需求为支持,美元即将丧失其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权地位。为了重建世界对美元的信心,美国需要一种可以挂钩的国际重要大宗商品来支撑美元。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谁控制货币,就能控制世界(who controls money can control the world.)。”
他又说:“谁控制能源,就控制了所有国家。”(Who controls the energy can control whole continents.)
石油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动力资源和工业原料,尤其在军事上,是维持作战能力无可取代的战略物资。
石油贸易是最大宗的国际商品交易,构筑“石油美元”体制,无疑是确保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主导地位,稳定美元在世界上的强势形象,维持美国的全球货币霸权的最优选项。
1973年底,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世界性的能源危机,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这给美国找到了替代黄金硬通货的机会。
石油不可再生,储量有限,弥足珍贵。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前五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的中东地区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该地区其他国家如叙利亚、卡塔尔、巴林、约旦、利比亚和埃及等国也盛产石油。由于中东诸国在国际石油开采中所占的重大份额,控制住了这些国家就等于拧住了全球油箱的开关。
值此关键时刻,临危受命的基辛格博士就任美国国务卿时,其首要使命就是“引导”石油输出国组织接受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唯一计价及结算货币。凭着美国资本市场无可匹敌的威力以及强大货币流动性的吸引力,基辛格成功了。1974年6月,美国首先说服油国龙头沙特阿拉伯的费萨尔国王,创立了“美国-沙特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The United States-Saudi Arabian Joint Commission on Economic Cooperation.),达成了一项“不可改动”的协议,将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结算的唯一货币。作为回报,尼克松给费萨尔承诺,保护沙特的油田,防范苏联和其他可能觊觎沙特油田的国家,如伊朗和伊拉克染指沙特。(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